中国盲人协会-k8凯发ag直营第一品牌

您当前的位置: k8凯发ag直营第一品牌 /发言资料 /

上海市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服务研究与实践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汪海萍
来自:
人气:3218
2012-01-30

 

各位嘉宾:

      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这些年来关于视障高等融合教育支持服务在上海市残联的支持下关于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所作的工作。

      我想汇报三点:第一,我们为什么会做这个方面的研究。第二、我们这些年作了什么。第三、我们的几点体会。

      第一,大的宏观的背景。整个教育在国家战略能力构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包括上海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背景,由于时间关系不做介绍了。

      直接导致我们做关于视障高等融合教育支持的基于两个原因:(刚才李伟洪主席说到)2003年,上海市首先实施开展视障人的高等融合教育。03年时,我们学院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外面,条件非常糟糕,2003年我们没有招生;2004年开始招收四名盲人大学生;2005年有五位盲人大学生。

      促使我们做这个研究从理论上来说是基于我们对融合教育理念高度的认同。我们觉得残疾人享有平等的高等教育权利,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个是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第二,享有是在融合的环境,而不是在隔离的环境下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虽然因为条件的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一些条件的制约,多种形式安置,高等教育形式并存,在我国有一个漫长的时间。但是像上海市高等教育资源集中而丰富的地区,应该全力的推进高等融合教育,融合的环境当然是最少限制的环境,最少限制的环境需要最大限度的支持,如果没有支持就没有真正的融合,也就没有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借鉴国际经验,研究开发本土化的高等融合教育专业资源,为普通高校师生、残疾学生及其家庭提供专业支持我们认为是特教专业工作者不能推卸的责任和期待。

      从认识上我们是这样想的。从现实上,当九名视障生来到华东师范大学特教系心理专业就读后我们关注的问题是视障高等融合教育在现行的体制与条件下是可行的吗?如何通过提供支持而不是降低标准减少学分来帮助他们达到高等教育的要求?在融合环境中视障大学生如何获得平等的对待?如何能被老师期待欣赏,并被同伴亲切接纳?如何保证他们获得的支持是充分和适当的?如何做到专业和精神的同步成长?怎么样通过学校教育和职业实践结合,减少学业的失败?

      面临这些问题的困扰,我们组成了研究团队,启动关于视障大学生高等融合教育支持项目的研究和实践。这个项目是2004年到2008年,主要的任务是为我们本院的视障大学生提供支持。具体的做法是学校层面主要提供了一个资源教室,提供了专项经费的支持和专业设备。学院和系调整了教学培养计划,更重要的是成立了由专业辅导员、辅导员助理、专业教师,班级寝室同伴、曙光志愿者等组成的支持团队,从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服务。

      其中学习方面的支持内容大概有这样一些:关于课堂学习方面我们作了以下几件事情:

      在课程设置上,为每一个同学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同时调整个别课程或适当降低难度。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公共课教师提前提供笔记、ppt,供学生预习。专业课的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尽量用语言解释讲课的ppt的内容,而且适时的去解说课程的重点,课后为同学提供参考资料与详细笔记。

      在接纳的态度上,要求全院的师生能够热情而平等地对待视障学生;同时教师与普通学生为视障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另一方面也要求视障同学尽自己的努力,平等的对待自己,为学院的发展和高等融合教育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在技术辅助方面,我们有专用的资料、点字版英语教材和电子版的专业课程教材,为每一位同学配备了录音笔和专用电脑。

      在同伴互助方面,在入学第一年我们请视障学生的同班同学轮流为他们抄写笔记,对于难度专业性的课程由同专业高年级的同学为视障学生提供课外辅导。

      在技术上,有电脑提供读屏软件和录音笔等等。

      在考务服务方面,为视障学生单独准备考场,配备教师和志愿者负责监考,延长考试时间。

      在技术辅助方面,在上海市盲校的支持下为同学制作考题内容相同盲文板和大字版的试卷。另外配备录音机等方便全盲同学将答案录下,教师以听的方式批改考卷。

      另外在实践的环节上,由普通同学陪同帮助视障同学组织合作小组共同完成各类实践类的作业。

      另一方面,从就业考虑,为同学在能力拓展方面作了一些工作。比如说。我们为视障和肢体多重残疾的盲生,他的愿望是希望做电话接线员或者做心理咨询,我们和上海市语言工作委员会协调,专门为这个同学争取了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机会,同时也为个别视障学生争取参加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机会。

      其实我们做的这些,据我所了解,我们国内的其他兄弟高校都做了。我们感觉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我们的支持有什么特点的话,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我们建立了同伴支持网络,同伴支持,有班级、研究生、有班级同学、同寝室的同学和兄弟学院的同学,使他们可以充分的参与校园文化生活,我们视障的同学在华东师范大学是非常活跃。在本科教学评估的时候,由视障同学自编自导的节目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也为华师大本科研评的成功做出了非常积极地贡献。

      第二,我们在项目当中我们邀请视障同学参与我们的研究,视障大学生是大学建立支持系统的最好指导者。他们的参与可以保证支持的适当性。而且减少浪费。

      第二,参与研究活动,获得学术研究的初步的体验,有助于视障学生培养研究兴趣和能力。因为是以自己为研究对象,故而也是可行的。

      第三,我们参与研究为其他普通高校招收视障大学生提供有价值成果,也是视障大学生奉献社会的有效方式,为他们养成健全人格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将整个视障大学生的支持服务整个纳入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系统。使它成为大学学生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有几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保证支持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可以获得持续发展。三是学生工作的领导兼任支持中心办公室的负责人,有利于资源的调动,可以降低成本,更为可行。

      从四年实践下来,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们从2009年开始,由于上海市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受上海市残联的委托,每年以上海市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服务这样的项目名称,每年的项目名称是一样的,但是后面年份的不同,2009年。关于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服务,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事情:

      上海市残联知道华东师范大学特教学院在视障高等融合教育做的支持性服务之后,鉴于上海市整个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需要,以及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不同障碍类型,以及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共同规律,希望我们能够总结前几年研究的经验,成为共享的经验。

      另一方面,我们也认为为视障大学生提供支持服务的过程中,如果要使视障高等融合教育支持服务健康持久的发展,尤其突破政策的障碍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将视障高等融合教育纳入整个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局,加以谋划。

      基于这样的想法,在残联的建议下,2009年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情:第一,成立上海市残疾人高等教育资源中心,我们这个项目组论证了成立这个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在四年为视障大学生提供支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关于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支持服务手册,包括提供支持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流程以及相关的表格,是很具体的,都是在操作层面的。

      但是2009年底,上海市教委和华东师范大学决定共同成立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残联的领导和教委的领导一致认为,不必要在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之外再专门成立一个高等教育资源中心而应该将高等教育资源支持服务纳入整个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源服务的范围,所以在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里面专门成立了残疾人高等教育资源支持服务部,主要是我们项目组的成员。这个主要是09年做的工作。

      2010年残联对我们的要求是希望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2009年的新入学的新生能够提供入学适应方面的支持,在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的指导,在选择入学支持和就业支持服务,一方面是基于进口和出口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坦率的讲,也是迫于无奈。因为在我们的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内是没有专门为残疾大学生提供支持服务的部门和职能的,我们这个项目组至今是进不了大学内部的(除了我们自己的学校)。

      在2010年,当时我们做的工作主要是关于入学适应支持方面,一个是我们根据残联提供的名单,对当年新入学的学生逐一征询学生和家长的意愿,最后有来自于9所高校的14名同学,表示他们需要入学适应的支持。9位同学主要是视力障碍和肢体障碍两类,障碍程度由1到4级不等,在确立了服务对象之后,我们通过家访和面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到残疾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他的支持需求,协助学生和家长选择所需的服务。在这个基础上为每一位同学制定了个别化的服务方案,开始实施入学适应的支持服务,分别去九所高校访问14名同学的辅导员,了解残疾大学生入学初期,在生活学习以及人际沟通方面适应的情况,以及需要学校在这方面提供的相应的支持。同时我们也了解了辅导员需求和期待,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所需要的专业的服务。在开学两个月之后我们又召开了辅导员和家长的交流会,分享为残疾人大学生提供入学适应服务的经验,共同探讨面临的问题和可能解决的策略。

      在就业支持方面,我们根据残联的要求,对上海市2004年到2010年毕业的533名残疾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同时分析了影响残疾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的因素。第二,利用上海市残联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的机会。因为上海市平均每年有100到120名大学生绝大部分是以融合的方式安置,我们对2010年毕业的64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职业能力的倾向与测试,个别访谈残疾大学生以及所在区县的就业指导员,分别了解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愿望,职业倾向以及可能提供的岗位。我们综合残疾大学生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所在的区县现实能给他提供什么,综合这三个方面的信息给所在区县的就业指导员为大学生提供个别化就业支持的建议。这是10年做的工作。

      到2011年,残联要求我们能不能在前两年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可操作实践方案,扩大受益人群提高专业水平。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教育支持方面我们有刘教授(刘春玲)牵头,编写了《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手册》。我们发现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顺利的实施,需要公众,也更需要普通高校的师生在认识上和其他方面进一步的了解视障大学生和他们的特殊需求。

      这个分两册,一个是学校版,一个是学生版。学校版主要是帮助普通高校的教师和非残疾大学生,了解残疾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中存在的一些特殊的需要,为解决问题提供建议,为学校建立残疾大学生支持服务机制,提供一些线索,手册的内容分为相关政策法规,各类残疾及其影响,学校支持以及相关资源四个部分。

      《(学生版)手册》主要是为残疾大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服务,旨在帮助残疾大学生和家长更好的了解残疾大学生享有的权利和责任,怎么样去合理利用学校提供的支持服务,最终促进残疾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平等实现,和成功的走向社会融合。这个手册主要内容分为权力与责任、适应学校生活,职业规划与准备以及相关资源四个部分。

      第二个方面做的工作是为残疾大学生和高校教师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今年我们为上海市382名在校残疾大学生以及2003年已经毕业的,但是目前有困扰的494名已经毕业残疾大学生总共876人寄出了1752封信,平均每人两封信,是根据大一,大二、大三、毕业班的学生、已经毕业的学生,针对不同就学阶段、不同障碍类型的残疾大学生的服务需求,以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为50位残疾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提供了免费的咨询,为60多位残疾大学生进行了就业的心理辅导。

      另外,完成了给残疾大学生任课教师写信。专门为他们编写了视障、听障和肢体障碍三类残疾的小折页,希望帮助任课教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了解残疾大学生的障碍特点与潜能,在给予残疾人大学生高期望的同时,提供满足他们特殊需要的支持和服务。

      在就业支持方面。我们今年以马教授带领的团队写了残疾大学生的个别化就业支持手册和操作手册,为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了规范化的文本,希望借此提高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的规范化和水平。手册有基本信息表、就业准备表、职业能力表,就业过程表,就业支持计划表五个量表组成,靠考察残疾大学生在职业准备、职业能力倾向以及求职应聘方面的知识,技能上的储备。

      最后是残疾大学生和就业指导员来实施残疾大学生就业计划,了解他们的就业任务,整个表格的制作过程是由我们团队研制表格,广泛听取残疾大学生和家长、就业指导员包括国外专家的意见,根据实践的要求修改意见,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为这个计划编写了操作手册;我们选择上海市的卢湾、普陀、虹口、浦东等四个区,开展了残疾大学生的指导试点,对四个区县的就业指导员进行培训;培训了八名硕士研究生担任四个区县的就业指导援助,为他们提供专业知识;对47名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支持计划书逐一评阅;召开了就业指导员的研讨会,分析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初步方案。

      第三个方面的工作,是今年在上海市特教资源中心网站,专门开辟了残疾人高等教育支持服务专栏,设有残疾高等教育的政策文献:教育支持,就业支持、经验分享、你问我答五个子栏目,还成立了社区残疾人工作者、高校教师、残疾大学生、企业代表等组成的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专家支持小组。为及时响应残疾人大学生的服务需求。

      最近,我们和上海市残联签署了2012年高等融合教育的支持服务计划。主要的任务是希望在教育支持方面编制个别化的教育支持计划书的模板和手册。二是把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手册修订之后再出版。三是为新入学的残疾大学生举办入学适应的分享会。四是召开残疾人大学生家长高校学生工作者座谈会。五是举办招收残疾人大学生高校辅导员培训班。

      在就业支持方面,按照上海市残俩的要求,在四个区县试验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我们今年需要为200名残疾大学生制定个别化的就业支持计划,我们觉得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支持不能等到毕业前夕再做,需要从入学就开始。二是为一百名就业指导员提供人均两次以上的咨询服务。三是我们要举办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讲座和沙龙。在网站的建设上我们希望新建200-300个新的资源,征集20个残疾大学生经验分享个案,举办几次关于学业和就业的网上互动活动。

      这是我们已经做的和2012年将要做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几点体会:第一,我们觉得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很重要的是政策障碍还是一个关键的障碍,怎么样通过努力取得突破,需要在大学现有的学生管理系统里面去增设为残疾大学生提供支持服务的职能,不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本着融合的思路,纳入整个大学管理的系统。

      第二,说到底,我们觉得残疾人的高等融合教育包括视障高等融合教育,是一个理念,但更是一个信念和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所大学,作为专业研究机构,到现在为止我们虽然做了很多年,但是我们感觉事实上我们还做一些专业资源方面的准备工作,我们希望政策的突破,特殊教育面临着我们国家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我们相信随着随班就读实施办法的修订版的出台,还有《残疾人教育条例》的修订,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政策突破指日可待。但是政策突破后需要的专业资源是需要提前准备的,我们现在在这个方面做一些铺垫和基础性的工作。一旦政策出台以后我们想使兄弟高校和其他省市借鉴上海市的经验,在我们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我们认为整个团队是我们所应该做的,也是我们能够做的,我们不能做等条件的成熟,或者凭着职业道德的优越感和专业的优越感去指导、埋怨、抱怨社会和高校,抱怨政府对残疾人高等教育不够重视。我想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所有的相关人员尽我们的一份心力。

      第二,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满怀激情的投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但是同时我们达观的面对我们可能的失败。所以谢谢大家。

 

录入:伊然 添加:2012-01-30
<<上一条 >>下一条
k8凯发ag直营第一品牌的友情链接
更多

k8凯发ag直营第一品牌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k8凯发ag直营第一品牌的版权所有

  • 网站制作:中国盲人协会网站工作组
  • 无障碍k8凯发ag直营第一品牌的技术支持单位:烟台朱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